学术科研
学术活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活动 > 正文

财政税务学院举办“零和逻辑与治理困局: 晚清‘隐匿财政’管控的纠结”讲座

发布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

2022年10月21日(星期五)晚,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召开财税论坛(2020-2022年第85期)。本次论坛邀请到暨南大学刘增合教授作了题为“零和逻辑与治理困局:晚清‘隐匿财政’管控的纠结”的讲座,财税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财税论坛采用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会议由财政税务学院马金华教授主持。


刘增合教授(主讲人)


首先,刘增合教授介绍了咸同年间“隐匿财政”的形成及其引发的“部省互戒”的格局。隐匿财政指清朝文献中的“外销财政”。清代早期和中期,清廷对外销款项采取十分严格的管控态度。咸同讫清末,盐税、契税、常税、地丁和漕粮的各类附加税均有隐报成分,厘金征收中的匿款成为隐匿财政的主体。这与厘金征收数额伸缩性较大,考核制度也迥异于地丁钱粮这类维正之供的严格规范有直接关系。随着厘金收支规模的膨胀,户部和京中御史言官对外省财政脱离中央掌控的现象愈发猜疑防备,无不倾向于从各省财源收入层面“取赢”,抑外省而扬京内;而外省督抚司道和统兵大员对此也是颇为防备,由此形成了“部省互戒”的格局,透示出“零和思维”的逻辑特征。

其次,刘增合教授介绍了光绪前期中央强势征用匿款与行省“宽政”诉求。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控,攫取外省库储及海关等机构的匿报闲款,中央先是以发放京官津贴为由,令各省每年解京二十余万两;随后,又令各省通过裁勇节费、裁局省费等途径,每年解京三百万两,用来给京师旗兵加饷。然而,裁勇关系督抚兵权,裁局影响地方行政,解款又涉及地方财权,牵涉面不止一端。清廷强行征用外省闲款前后,各省先后呼吁朝廷实施“宽政”,向中央力争使用厘金办理本省善后事物的财政权限,谋求免去造册奏销的繁琐稽核环节,并力求保全本省的用人和行政权限。

再次,刘增合教授介绍了隐匿财政在戊戌前后的进一步发展。甲午战败后,对日巨额赔款筹措成为清廷面临的棘手事项。戊戌前后,列强瓜分狂潮又逐渐兴起。为了整饬武备,督练新兵,清廷以更加强大的压力攫取各省隐匿外销款项。面对外省仍然一副遮遮掩掩,避实就虚的做派,清廷对外省官员的忠诚度、责任感和信任度大大降低,不得不钦派高官南下江苏巡查财政,意在敲山震虎。这一举措虽在短期内收有成效,却将京省内外的失信和隔阂逐步推向顶峰,双方的零和逻辑也更加明显,以至达到“内外相蒙”的局面。宣统年间,清廷试图以西方财政预算制度收回外销财政,又引发了督抚联袂抗议、议员与行政当局对立等争端,不久清廷即告覆亡。

最后,刘增合教授指出,在隐匿财政的的管控过程中,清廷固执于以零和逻辑理念管控,导致了上下失信和内外相蒙,京省财政之需不但不能平衡处置,反而导致治乱反乱、纾困愈困的窘局。刘增合教授分析了清朝权力架构中处于权力顶层的皇帝和枢臣、居于中间位置的行省督抚、位居下层的司道州县三层形态。三者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终导致清朝国家治理的崩溃。

马金华教授指出此次讲座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制度史和思想史往往是相互牵制、互为补充的,财政史研究需要综合这两个方面来考虑,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治史的最高境界应当具备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了解之同情”研究态度,不能以现代财政知识附会解释清代度支、理财。与会的师生们积极提问,刘增合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学院百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大家纷纷表示从此次讲座中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本讲座由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黄埔)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史研究所主办。


撰稿:许玮仪 马金华

审核:刘金科  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