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学术活动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活动 > 正文

我校举办2024年第一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4-05-06 浏览次数:

 

2024年4月24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年第一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海涛教授、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超研究员分别致辞。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研讨会。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海涛教授在致辞中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中央财经大学和研究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非常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马海涛校长指出,财政部已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前两天财政部王东伟副部长也介绍了有关情况,研究所就下一步的财政经济改革走势组织专家研讨,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马海涛副书记、校长致辞

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超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在不变价格计算下,实现了同比增长5.3%的良好表现,较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为我国国民经济稳健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内层面,我们仍需深入剖析宏观经济和财政收支管理各个维度的细节,以全面把握经济形势。而从国际视角来看,外部形势愈发严峻,欧洲、中东地区的冲突规模持续扩大,美国通胀超预期导致短期内加息预期落空,以及亚洲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等复杂因素,都将对我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今天我们邀请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一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胡超研究员致辞

专家发言阶段,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教授首先进行发言。苏剑教授认为,中国经济面临供给和需求双收缩的局面。从供给方面看,全要素生产率受到人口和劳动力形势的制约,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科技进步率,导致潜在增长率下滑。从需求方面看,受到人口减少、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影响,消费总体收缩,同时预期转弱也导致居民消费意愿下降。受到投资收益率下降、不确定性上升,以及预期转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投资需求同样收缩。这种供需双收缩的局面使得中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其次,政策目标与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缺口。当前的政策目标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现5%左右的增速,这需要同时扩张需求和供给,并优化市场环境。在需求扩张方面,应优先考虑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和改革社保体系,以解决老百姓有钱花和敢花钱的问题。在供给扩张方面,应降低企业的运行风险,提高效率,同时改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最后,苏剑教授强调了政府在改善市场环境中的关键作用,认为政府应依法治国,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加强产权保护,并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同时,稳定国际环境也是改善市场环境的重要方面。

苏剑教授发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刊物编辑部主任陈龙研究员深入分析了第一季度我国财政收支形势。首先,从收入角度看,消费相关税收的增长反映了居民消费活力的释放,高新技术相关产业增收较快,显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同时也表现出前低后高、增收承压、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出现背离等现象。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个人所得税呈现出反方向变动的趋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下降和房地产市场的增长也值得关注。其次,从总体支出看,由于债务发行和财政政策导向等因素,第一季度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较快,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较慢。分析具体支出可以发现,公共预算支出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在居民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涉及基建投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增多。结合财政收支情况,可以发现今年的财政运行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趋势,地方财政的运行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性强,部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运行困难较大。最后,财政政策对经济支持的方式不断优化,效果持续显现。例如,今年实施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诸多措施,去年增发的一万亿国债资金的效果也将逐渐显现。在第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的情况下,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包括经济活跃度、就业压力、企业经营状况等,最主要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潜力没有释放出来,关键在于加速项目落地,提升投资效率,同时也要注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陈龙研究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主任吕冰洋教授深入分析了第一季度政府债券的发债形势,并就政府债券发行管理提出了建议。首先,在政府债务构成上,地方政府债务占比较高,综合财力下降,地方债的还本付息压力和偿债率呈上升趋势,而第一季度的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放缓。从一般债券的发行形势看,第一季度以发行再融资的一般债券为主,相较于2023年同期平均利率有所下降。一般债券中的长期债券发行比重上升,减缓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有利于降低发行成本,但需要注意第二季度的偿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从专项债券的发行形势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侧重于发挥专项债券在带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从第一季度的发行情况可以看出,专项债券的发行利率和融资成本也在降低,超长期和中长期债券的发行比重上升,能够较好地匹配较长期限的重大项目资金的需求。据此,吕冰洋教授就政府债券发行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加快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落地、提前安排资金以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等。最后,强调了专项债在稳增长、防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对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和发行管理进行谨慎思考,以充分发挥地方债的效能。

吕冰洋教授发言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教授针就新质生产力对地方财政投融资改革的重要影响进行发言。首先,提出了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增收机制。在新时代,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再生能源如风光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然而,传统的资源税收体系并未能跟上这一变化,而且新兴产业也得到了税收优惠和补贴,导致财政收入受到影响。对此应当优化减税降费政策,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其次,强调了数据财政在节支和提效方面的潜力。通过数据分析,地方政府可以更精准地进行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利用大数据优化公共事业运作、智慧财政政策的创新,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实现财政政策的精细化管理和市场主体的普惠。最后,在提效方面,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提高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互动效率,实现免申即享的财政政策,能够推动积极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

白彦锋教授发言

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超研究员对于第一季度我国城投债发行形势发表了看法。首先,从第一季度城投债的发行情况看,公司债是最主要的发行品种,近几年城投债的发行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总态势,但增幅已经放缓,预测2024年度的城投债发行规模会略高于2023年。其次,从城投债信用利差的走势分析,在经历了2023年度四次降息以后,由于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优势,所有信用债品种都受到了极大的追捧,也导致今年第一季度信用利差整体上呈现收窄的走势。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化债工作持续推进,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信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低等级的城投债利差受到追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潜力下降的背景下,城投债成为一种相对高利率的资产。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力度的加大,市场投资者对于城投债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最后,胡超研究员分析城投债发行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关系,发现城投公司募集到的资金会投入到当地的大型项目中,从而刺激当地产业例如建筑等行业的发展,产生税收和消费,进而形成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关系,但也受到外溢因素的影响。而中央对城投债采取的一系列指导政策,促进了城投平台的去产能,也控制了城投债的融资渠道。根据以上分析,化债对于城投公司来说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城投债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的政策效果追踪值得深入研究。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彭毅研究员对第一季度资本市场形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季度的股票市场形势展现出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一级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趋势,主要受到政策环境的严格监管影响。数据显示,三大交易所的IPO数量锐减,募资额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二,其中北交所和深交所遭受的损失尤为惨重。相比之下,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虽稍显平稳,但募资额也大幅减少。这表明监管政策的严格执行导致了一级市场活跃度的急剧下滑,投行部门也因此陷入困境。然而,在二级市场方面,股票市场呈现出先抑后扬的走势,整体表现相对强势。市场热点包括高股息率的央企、航运、挖机、人工智能产业链等,表现活跃。此外,在监管政策方面,证监会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强调严监管,为金融强国、筑牢安全底线,为市场信心的恢复奠定了基础。随后又发布了多项政策,对并购重组、上市公司提供价值等提出具体要求,强调了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场向积极向上发展。投行部门方面,大部分券商在IPO成交业务方面表现低迷。总而言之,第一季度的股票市场形势复杂而严峻,监管政策的严格执行导致了一级市场活跃度的急剧下滑,但二级市场表现相对强势,市场热点仍然存在。随着监管政策的影响逐渐显现,投行部门也在适应中寻求发展。

彭毅研究员发言温来成教授最后做出会议总结。在本次研讨会中,各位专家分析了第一季度财政投融资的形势与问题,并对下一步发展的趋势提出了预测与建议,有利于对财政投融资的相关政策作出研判,对于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温来成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会表示由衷的感谢,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温来成教授主持研讨会


转载自:现代财政投融资观察

审核:陈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