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更好履行教育部关于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职责要求,满足财政学类中国财税史骨干教师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交流的需要,2022年7月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腾讯会议线上举行开班仪式。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樊丽明,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远根,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俊生、王乔、郭庆旺和秘书长石绍宾,授课专家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孙翊刚,培训班学员代表、吉林财经大学教授安明友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主持。全国82名学员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
开班仪式部分参会专家
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主任委员樊丽明教授发表了《鉴往知来 砺行致远——写在第四届中国财政史学师资培训班开班之际》的重要讲话。樊丽明主任首先回顾了1984年12月,国家教委(84)084号文批准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史助教进修班招生。1985年3月6日,我国第一个财政史助教班开学,来自全国20所院校及财政机关、出版部门的35名青年骨干教师和2名代培研究生参加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年近九旬的崔敬伯教授、湖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吕调阳教授、辽宁财经学院(今东北财经大学)的马大英教授等一代名家亲自授课,财政部原副部长、顾问戎子和也亲自为学员准备了根据地财政史讲义材料,孙翊刚老师担任班主任,开设马列原著选读、中国财政史、中国财政思想史、西方财政学说史等9门必修课程和教学法等2门选修课程,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高校财政史教育起到了储备师资、夯实根基的重要作用。时隔37年,财政史师资培训班再次由中央财经大学承办,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回归,是财政学人尊重历史、传承历史、重视史学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央财经大学领导和老师们勇担时代使命的又一好例。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有82位教师踊跃报名参加,创下了四年来该项培训学员规模的最高纪录。樊丽明主任指出主办中国财政史学师资培训班,有着十分迫切的现实需求和十分重要的育人意义。2014年,财政学教指委对全国面向开设财政学税收学专业的高校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面对“贵校是否开设中国财政史课程”的问题,收回有效问卷的高校中超过70%的回答是“否”,不少学校反映财政史学教师匮乏。为此,财政学教指委和财政史专委会联袂、相继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连续主办三届中国财政史师资培训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很多高校中国财税史课程的建设。樊丽明主任最后预祝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精彩纷呈、质量一流!相信通过中国财税史师资培训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各位学员学成回校,立足本职岗位,立德树人,一定会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财政学人的应有贡献。
樊丽明教授致辞
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杨远根首先代表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欢迎来自全国各大财经院校的82名老师参加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杨远根院长指出举办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的目的:一是服务财政发展现实的需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承担着无比艰巨的宏观调控和民生保障任务。当前我国财政收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也迫切需要总结财政发展的历史经验,把握财政发展的历史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克服缓解财政困难;二是推进财政学科建设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2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要求“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总书记的要求为当前财政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财政学科建设必须强化财政史研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财政史研究相对不足,迫切需要加强财政史学研究;三是加强财政史学教学的需要。当前我国开设财政学专业的大学大约有100所左右,但开设财政史学课程的学校却相对较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财政史学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迫切需要培养财政史教学人才。杨远根院长还介绍了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专委会。财政史专委会自2004年成立,使命定位于推动财政史研究与教学的发展与繁荣,是科研部门与高等院校开展财政史学术交流和课题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专委会同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合作举办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是专委会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把培训班办成财税史学的“黄埔军校”,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和壮大财税史科研和教学队伍。最后杨远根院长热烈欢迎各位学员加入到财政史专委会这个大家庭中。财政史专委会会努力建设好这个大家庭,发挥好专委会的平台作用,更好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服务。
杨远根主任致辞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教授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感谢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和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专委会对中央财经大学的信任,感谢十五位财税史领域的授课专家对中央财经大学的帮助,感谢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82名老师对中央财经大学承办此届培训班的大力支持。马海涛副校长介绍了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史学科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历史上著名的财政史学专家“七校八老”中,中央财经大学占了两位:崔敬伯、王子英。上世纪70年代,在财政部等中央部委的关心下,由中财大牵头,协同其他财经类高校编写《中国财政史》《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先后在北京、湖北、浙江、江苏、四川、云南等地召开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达8次,奠定了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史研究的地位。1983年,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中国财政史教研室。1985年,主办了全国第一个财政史助教进修班。1998年成立了“中国财政史研究所”,全国较早招收财政史方向硕士研究生。1993年,中央财经大学为牵头单位,协同天津财经大学等其他财经类院校,拍摄制作《中国财政史》电视教学片,荣获北京市1993教学改革一等奖。2007年,举办全国首届财政史教学国际研讨会。2011年成为全国唯一招收财政史方向的博士点的高校。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与北京市税务博物馆联合成立中国财税史研究院。并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孙翊刚教授、洪刚教授、王文素教授编纂的百万字六卷本的《十通财经文献注释》(1-6辑),还有以书代刊的《财政史研究》,是全国唯一的一本财政史学术辑刊,目前已坚持14年出版了14辑,在财政学界和历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推动财政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马海涛副校长指出,当代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经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作为财政学与历史学交叉学科的财税史学的教学和研究愈来愈凸显出时代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财税史为推行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力的学理支撑。预祝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圆满成功举办。
马海涛教授致辞
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李俊生教授指出,社会科学离不开对中外历史文献的研究,并提出财政史研究要突破现有视角,打破“后人修史”的固有思维,同时尝试跨文化跨国别探索。李俊生教授以汤因比的《历史研究》12卷本为例,阐释了摆脱西方中心论,文明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轴。当代中国主流财政理论仍是以英美等西方国家理论体系为主的,但对中国国情解释力不强。以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为例,指出当代财政学人要思考支配我们国家从古到今的财政发展历史的主要力量究竟是什么,中华文明在从古自今的国家治理中起到什么作用?中国财政历史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近现代财政转型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期间财政的根本性变化是什么?从我国财政视角研究世界财政历史发展的规律如何?李俊生教授最后提出以数据为依据,进行量化史学,探索财政历史的演化规律的研究期待。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为例提出了如何把沉闷的历史写成兼具严谨性和可读性的著作期待。
李俊生教授致辞
授课教师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孙翊刚教授首先感谢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专委会的厚爱。指出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史研究队伍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梯队,当今财税史学的教学和研究如何更好的适应新时代需要。表示第四届中国财税史学师资培训班授课专家,互敬互学,相互切磋,圆满完成本次师资培训班的教学使命。
孙翊刚教授致辞
培训班学员代表,吉林财经大学安明友教授发言。他首先感谢培训班主办方、承办方的辛苦付出。他指出参加财政史师资培训班,聆听国内财政史研究领域专家们的精彩授课,可以深入理解中国财政变迁的历史。安明友教授近年一直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财政实践,认为新中国73年的财政实践实际上和中国三千年财政历史的逻辑是一致的。参加培训班还可以与全国财税史教师群体建立联系,从而更好推动财政学的研究与教学。
安明友教授致辞
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白彦锋院长主持,授课专家中国社科院魏明孔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何平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赵云旗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王文素教授、河北经贸大学曹琳教授等都参加了开班仪式。
白彦锋院长主持
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内,承办方将聘请15位在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的财税史学界资深教授和专家学者授课,来自全国47所高校的82名全国学员,将紧密围绕中国财税史、中国财税思想史,参加12次断代财税史、3次专题财税史、1次专题讲座、1次学员研讨的培训课程。
撰稿:毕学进 马金华
审核:白彦锋 刘金科